2019年05月28日苏州大学朱秀林课题组学术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

2019年05月28日晚18:00,朱秀林课题组学术沙龙第三期在912-1114如期举行,本期主题为施秋楠、丁昆山、刘宝磊三位关于大分子质谱技术的介绍,以及李立山博士作题为基于多重超分子作用构建低孔径有机纳米管的汇报。本期的非博士参会人员达到了10人的上限,可见课题组的科研氛围愈发浓厚,学术沙龙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首先,由施秋楠准博士介绍了大分子质谱的相关原理、制样条件、以及应用范围,让大家对MALDI-TOF的测试和分析有了一定的把握。接着,关于在MALDI-TOF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丁昆山和刘宝磊从制样条件和测试控制对大家的疑问进行了解释。如何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得到漂亮的质谱图,以及测试效果不理想应该如何改变制样和测试条件,大家围绕这两个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在大分子质谱专场结束后,大家休息片刻后课题组博士生李立山作汇报,本次报告主题是基于多重超分子作用构建低孔径有机纳米管的研究,李立山本次汇报的是一种全新的以DNA分子为模板构建规整纳米管的研究,在设计思路和结构表征方面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精密设计合成以及表征的思路,对于我们培养发散思维和进行表征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三期学术沙龙最后在21:00落下帷幕,两周一次的学术盛宴已经成为全课题组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第四期将于6月11日晚18:00举行,由黄智豪博士给我们带来序列精确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概述的报告,以及张留乔博士作基于大分子休眠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