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5日课题组邀上海交通大学张绍东教授来课题组访问并作学术报告,并于15:30在912-1113作学术报告。

有机分子笼作为离散的、具有内部空腔的分子,不仅具有与MOF和COF类似的微孔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溶剂或者熔融的方式,实现此类材料的灵活加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将有机分子笼作为构筑单元,利用其与客体分子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具有客体响应性的超分子结构,从而探索新的功能。在本课题中,作者试图通过非手性基元之间的共价反应构筑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手性分子笼。这类分子笼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具有客体响应性。例如,当正戊烷/氯仿与分子笼形成主客体相互作用时,后者倾向于通过自组装在三维空间形成三方晶系(R3 ̅空间群);当客体分子换做乙酸乙酯时,分子笼在三维空间上紧密堆积,形成三斜晶系(P1 ̅空间群);当客体分子仅有氯仿时,分子笼在三维空间上形成三方晶系(P31C空间群)。这种响应性为我们调节分子笼间的通道,从而调节这类多孔材料的传质与分离功能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分子笼中引入选择性的客体分子,通过客体分子的“自模版”效应,可控的制备具有高度复杂结构的分子笼互锁结构;并利用此类互锁结构的内部空腔与笼外空间物理环境的差异,对内部空腔与笼外空间的同种官能团的选择性修饰,从而高效地实现不对称分子笼的互锁。

图为张绍东老师精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