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课题组周振洋硕士生周振洋在Chem. Commun.上发表文章
Construction of Liquid-Crystalline Assemblies with Tunable Chiropt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ailoring Solvophilic Chains in Polymerization-induced Chiral Self-assembly
从分子手性到超分子手性再到宏观螺旋手性,手性信息可以在构建超分子结构的同时传递并得到更复杂且具有高级功能的手性结构。由于聚合物体系中结构的复杂性,手性结构的构建、传递和精准调控都是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课题。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亲溶剂链的分子量(链长)的确会影响成核嵌段内部的超分子堆积,然而,亲溶剂链段的结构对其自组装行为及所得纳米组装体的手性信息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团队设计了多种不同结构的亲溶剂链,在构建手性光学活性聚合物组装体的过程中,通过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PICSA)在高固含量下原位、高效的制备多种形态的两亲性核-壳嵌段共聚物组装体。证明了疏溶剂偶氮段的长度会影响核心段的延伸、核壳亚层之间的表面自由能以及疏溶剂链之间的排斥力。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偶氮笨链段在聚合物链中的手性堆叠模式,从而调节了两亲性组装体的手性活性和形态。该策略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调节的手性活性有望促进基于螺旋开关的各种新型功能手性材料的开发。

论文发表在Chem. Commun.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周振洋,课题组本科生汤泽宇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程笑笑博士和张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5CC00118H
Chem. Commun.2025,D5CC00118H